“原以為得跑七八趟才能辦好分戶,沒想到現在只跑了一趟村委會就辦好了。門牌證明、新舊居民戶口簿和分戶協議公證書也免費郵寄到了家里,確實方便。”9月1日,常年在外務工的秀洲人趙先生接到姐姐打來的電話,擱在心里的一塊石頭終于落了地。
趙先生是嘉興市秀洲區王店鎮紅聯村的村民,姐弟二人和父母的戶口都在村里。其父2001年底去世后,姐弟倆沒有及時辦理分戶手續。前不久,趙先生回家時看到秀洲區公安分局發放的一份辦理分戶業務的宣傳單,試著進行了咨詢,并將申請表在網上提交。第二天,公證人員就入村在村委會為他們進行公證,后續手續也無需他們操心。親身感受到“最多跑一次”改革帶來的便利,趙先生特地給相關部門寫了一封感謝信。
分家立戶是農村居民因婚姻狀況變動、分家等原因產生的現實需要。長期以來,因為立分戶事項手續復雜、專業性強、涉及部門眾多等原因,農村群眾辦起來格外頭疼。在“三服務”下基層走訪中,收到群眾反映“辦理立分戶手續繁雜,跑來跑去耗時很長”的意見后,秀洲區公安分局隨即聯同區民政、司法、法院等多部門積極尋求解決方案。一支由40多名公證員、戶籍民警、人民調解員等組成的“紅色代辦員”隊伍隨即組建完成,通過多部門協同、數據共享,“代辦員跑”“數據跑”代替了“群眾跑”,將原來一個月都未必能辦結的立分戶全事項,壓縮至最多8個工作日辦結,真正實現群眾從“至少跑七次”到“最多跑一次”。
怎么把老百姓至少要跑7趟的事情簡單化?秀洲區公安分局首先理清兩條流程:對符合分戶條件的家庭,如各方無異議,公證處會為其擬寫《農村居民戶籍立分戶登記申請表》,在線發送至所屬村委會,村委會下載打印并加蓋公章。公證員進行實地勘查的時候,去所屬村委會將蓋好章的申請表領回,然后預約農戶就近辦理分戶協議公證。對于有爭議糾紛的家庭,適用司法確認流程的,申請表由村干部送至農戶家中,代辦員將立分戶材料錄入網絡平臺,經法院審核確定可司法確認后,草擬分家析產協議調解書,預約分戶家庭前往法院(法庭)辦理司法確認。隨后,群眾也不需要跑民政部門領取門牌證、到公安窗口辦新戶口簿,在家坐等收快遞就行。據了解,截至目前,秀洲區公安分局已按照新流程成功辦理分戶179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