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能成才之路越走越寬廣國新辦舉辦“改革開放與中國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中外記者見面會 |
|
|
|
2018年12月28日,國新辦召開中外記者見面會,邀請5位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工作者圍繞“改革開放與中國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作交流。他們分別是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職業能力建設司司長張立新,中鋁集團云南冶金昆明重工車工、高級技師耿家盛,德州恒豐紡織集團細紗擋車工、高級技師王曉菲,中國商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黨委委員、人力資源部部長沈大立,中國石油遼河油田歡喜嶺采油廠采油作業工、高級技師趙奇峰。 張立新說,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高技能人才的地位和作用發生了非常大的變化,迎來了技能勞動者的春天。截至目前,全國技能勞動者總量超過1.65億人,高技能人才數量達4791萬,比2012年分別增長了23%和39.3%。幾位來自企業的工作者感到,國家越來越重視技術工人,利好的政策層出不窮,技術工人的舞臺越來越大、收入越來越高、社會地位也在逐步提升,有的企業把高技能人才列為核心人才范疇,技能人才的主人翁地位和職業自豪感明顯增強。 對于技能人才發展和激勵問題,張立新透露,要加大培養培訓力度,從2019年開始在全國各類企業全面推行企業新型學徒制,改變過去傳統的師帶徒的形式,實現企業、院校、培訓機構聯合培養、工學交替、雙師帶徒;改革技能人才的評價制度,在減少職業資格許可認定的基礎上,下一步要廣泛開展職業技能等級認定制度,充分發揮社會化、市場化作用,發揮企業主體作用,發揮第三方評價機構作用,為廣大技能人才提供評價標準;要把黨中央、國務院提高技術工人待遇這項政策進一步落實,在政治待遇、經濟待遇、社會待遇等方面全方位發力。 針對企業職工和青年學生目前學習技能的積極性不高,技能崗位的吸引力不強等問題,張立新表示,參加世界技能大賽的獲獎選手很多都是來自農村、來自貧困地區,通過選擇上技校學技能拿到了世界冠軍,改變了命運,實現了人生理想,他呼吁全社會要改變陳腐的社會觀念,樹立正確的擇業觀念。幾位高技能人才紛紛現身說法,號召年輕人抓住大好時機,立足自己的崗位,奮發向上、激情有為,塑造新時期產業工人的良好形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