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臺迎來400名“鄉村規劃師” 挖掘古村生態優勢 |
|
|
|
架起照相機,遙控無人機,8月的最后一個星期,南京大學城鄉規劃系的李智軒,穿梭在天臺縣平橋鎮張思村的大街小巷,記錄下村莊的美,也試圖用規劃設計打開古村振興的思路。 與李智軒一起前來的,還有來自同濟大學、浙江大學、中央美術學院等全國32所高校的近400名大學生。日前,由中國城市規劃學會鄉村規劃與建設學術委員會主辦的“全國高等院校城鄉規劃專業大學生鄉村規劃方案競賽”在天臺啟動。這些年輕人分成49支隊伍,深入張思村和街頭鎮張家桐村,用智慧和創意為鄉村描繪新藍圖。 近年來,天臺以“全域大花園”為總目標,深挖生態和文化優勢,全面推進美麗鄉村建設。但不少村莊規劃沒有因地制宜“把脈開方”,使得產業出現同質化現象。 以張思村為例,村莊距離天臺縣城30余公里,迄今已有700多年歷史,村內文物古跡豐富,留存13處集中成片的古建筑群,還擁有“天臺苧布制作技藝”等10多項非遺。如何盤活資源發展旅游產業,一直是古村發展的難題。 ![]() |